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
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
2009年1月9日星期五
2009年1月8日星期四
清华学习生活
一。总评。
杨振宁说:“那时西南联大的学习风气是非常认真的,一般教授备课很好,学生习题做得很多。”现在清华仍然是这样:学习风气是非常认真的,一般教授备课很好,学生习题做得很多。
二。同学们。
清华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。牛人如云。所以进清华以后被打击是家常便饭,这点大家一定要习以为常。更有甚者,被牛人翻来覆去地虐。对于他们,我们除了同情,还要祝福一下: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!
三。教授。
清华之所以好,就是因为教授好。在清华校园里各式各样的大牛教授随处可见,他们对新生尤其热心。比如,物理系就有教授值班制度,同学们可以随时找他们攀谈,解决学习上的困惑,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。教授们除了自己科研非常牛之外,还十分乐于将自己的学生尽快带入科研领域,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大牛。我上过一个教授的课,他居然将自己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论文改编为习题让学生做,这样的情况一学期出现了三次。大家知道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什么概念,只要在上面发表一篇那MIT这样的名校就基本搞定了。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同学们知道科研并非高不可攀,只要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,也可以做出相当有意义的成果。
四。上课。
教师们上课都是激情饱满的。这一点想必清华的新生都有体会。清华会聘请全国甚至世界级的名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。以物理系为例,杨振宁先生就教过普通物理,目前中科大的张永德教授在给研究生上量子场论,北大的吴崇试老师教本科生复变函数和数理方程。老师不仅教授同学们知识,也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。一些教授大牛,他们曾经的求学之路是非常坎坷的,说出来感人至深。正是靠着坚毅不拔的毅力,才获得最终的成功。我上过的一门课,教授是目前中国量子信息方面的领头人,还记得他的课件的最后一页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沿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地稳步健行,终能积跬步以至千里。正如这量子芝诺效应,坚持下去,平庸的初始态也能变为有重要应用的量子纠缠态。”他曾经数次考研究生未得,现在能做出这番成绩,想必也是受着这句话的鼓舞。清华的校训是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而教授们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践行者。老一辈的科学家工作都是非常拼命的。曾有一位剑桥的博士作他的研究报告,我居然在报告会上见到了年过八旬的杨振宁先生,还有理学院的朱邦芬院士。他们这样努力,想必也感染着那位年轻的博士和在场的每一个人: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,奋斗不息!
五。生活和其他。
也许还是新生的缘故,感觉清华的生活主要还是学习。清华的食堂并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优秀,我(据我了解还有一批同学)已经吃腻了。清华的体育锻炼还是很不错的,应各个系各个年级学习压力大小而定,但大家有时间还是都想锻炼的。北京不常下雨,方便我们这群骑车的人。但是刮风非常恐怖,常常伴有类似怪物咆哮般的巨大的吼声。但据来自北方的同学说,这种风在北方是司空见惯的,来自南方的同学稍微熟悉一下就自然了。在清华,如果一天只是学习,难免会学傻。出去开开眼界是必不可少的。这方面,我们既可以到北京及周边去逛逛,也可以多参观参观学校的实验室之类的。总之,知识在实践重才能真正被掌握。
杨振宁说:“那时西南联大的学习风气是非常认真的,一般教授备课很好,学生习题做得很多。”现在清华仍然是这样:学习风气是非常认真的,一般教授备课很好,学生习题做得很多。
二。同学们。
清华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。牛人如云。所以进清华以后被打击是家常便饭,这点大家一定要习以为常。更有甚者,被牛人翻来覆去地虐。对于他们,我们除了同情,还要祝福一下: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!
三。教授。
清华之所以好,就是因为教授好。在清华校园里各式各样的大牛教授随处可见,他们对新生尤其热心。比如,物理系就有教授值班制度,同学们可以随时找他们攀谈,解决学习上的困惑,接触最新的科研成果。教授们除了自己科研非常牛之外,还十分乐于将自己的学生尽快带入科研领域,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大牛。我上过一个教授的课,他居然将自己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论文改编为习题让学生做,这样的情况一学期出现了三次。大家知道PHYSICAL REVIEW LETTERS是什么概念,只要在上面发表一篇那MIT这样的名校就基本搞定了。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让同学们知道科研并非高不可攀,只要应用自己已有的知识,也可以做出相当有意义的成果。
四。上课。
教师们上课都是激情饱满的。这一点想必清华的新生都有体会。清华会聘请全国甚至世界级的名师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。以物理系为例,杨振宁先生就教过普通物理,目前中科大的张永德教授在给研究生上量子场论,北大的吴崇试老师教本科生复变函数和数理方程。老师不仅教授同学们知识,也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。一些教授大牛,他们曾经的求学之路是非常坎坷的,说出来感人至深。正是靠着坚毅不拔的毅力,才获得最终的成功。我上过的一门课,教授是目前中国量子信息方面的领头人,还记得他的课件的最后一页写了这样一段话:“沿着正确的方向持之以恒地稳步健行,终能积跬步以至千里。正如这量子芝诺效应,坚持下去,平庸的初始态也能变为有重要应用的量子纠缠态。”他曾经数次考研究生未得,现在能做出这番成绩,想必也是受着这句话的鼓舞。清华的校训是"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而教授们就是这句话的最好践行者。老一辈的科学家工作都是非常拼命的。曾有一位剑桥的博士作他的研究报告,我居然在报告会上见到了年过八旬的杨振宁先生,还有理学院的朱邦芬院士。他们这样努力,想必也感染着那位年轻的博士和在场的每一个人: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,奋斗不息!
五。生活和其他。
也许还是新生的缘故,感觉清华的生活主要还是学习。清华的食堂并没有外界宣传的那么优秀,我(据我了解还有一批同学)已经吃腻了。清华的体育锻炼还是很不错的,应各个系各个年级学习压力大小而定,但大家有时间还是都想锻炼的。北京不常下雨,方便我们这群骑车的人。但是刮风非常恐怖,常常伴有类似怪物咆哮般的巨大的吼声。但据来自北方的同学说,这种风在北方是司空见惯的,来自南方的同学稍微熟悉一下就自然了。在清华,如果一天只是学习,难免会学傻。出去开开眼界是必不可少的。这方面,我们既可以到北京及周边去逛逛,也可以多参观参观学校的实验室之类的。总之,知识在实践重才能真正被掌握。
2009年1月1日星期四
情系母校人民代表大会 汇报书
订阅:
博文 (Atom)